宠物医生在线咨询 回到首页
公告图标

回到顶部 医师

猫耳朵里的脏东西别乱清!拆解3类病因和处理方法

2025-07-17 18:56:09
猫耳朵里的脏东西可能是正常耳垢、耳螨或耳炎导致的分泌物,如果是浅棕色、黄褐色或蜜色,质地均匀偏软,无异味或仅有轻微气味的脏东西,通常为普通耳垢,使用宠物专用的耳道护理液(如尔加分护理液)清理干净即可。如果分泌物较多,呈深黑色或黑褐色,质地干燥粗糙如咖啡渣,伴有剧烈瘙痒(猫咪频繁抓耳、甩头)、耳道红肿发炎等症状,可能是感染了耳螨,除了清洁耳朵,还需要涂抹复方制霉菌素软膏+驱虫。如果分泌物颜色较深,但油腻且以为严重,伴随耳道红肿、疼痛等反应,可能是马拉色菌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耳炎,需要及时就医检查。

如果你翻开猫咪的耳朵,发现里面附着着一层黑褐色的 “泥状” 分泌物,先不要急着拿棉签抠掉,这可能不只是普通的耳垢,而是一些耳道疾病引起的症状。今天我们就来系统讲讲:这些黑色分泌物到底是什么?该怎么安全清理?哪些情况必须找兽医?

猫耳朵里面的脏东西怎么清理

一、先搞懂这些脏东西是什么

1.正常的耳垢(耵聍)

●形态: 通常为浅棕色、黄褐色或蜜色,质地均匀偏软,无异味或仅有轻微气味。

猫耳朵里面有脏东西

●来源: 耳道皮肤腺体分泌的油脂、脱落皮屑及外部少量灰尘的自然混合物,具有保护耳道、吸附异物的作用。

●处理:使用宠物专用的耳道护理液(如尔加分护理液)清理干净即可。这种是正常的生理代谢现象,不建议过度清洁,可以定期观察(1-2周观察一次),发现耳垢明显堆积再适当清洁一下。

 

2.耳螨感染

●形态: 深黑色或黑褐色,干燥粗糙如咖啡渣或煤渣,常大量堆积。伴有剧烈瘙痒(猫咪频繁抓耳、甩头)、耳道红肿发炎等症状,甚至因抓挠导致耳廓周围脱毛、破损。

猫耳朵脏怎么清理

●来源: 由耳痒螨感染引起的,这是一种微小的耳道寄生虫,具有传染性,以耳道内表皮组织和淋巴液为食,其代谢产物、血液(因叮咬)及螨虫本身共同构成特征性的黑色分泌物。

●处理:及时清理耳道分泌物,然后局部应用能杀螨止痒的耳药,如欣尔宁(复方制霉菌素软膏),每日1次,连用21日。另外,使用能灭杀耳螨的驱虫药定期给猫咪驱虫,比如滴派(吡虫啉莫昔克丁滴剂),每月1次。

3.细菌/马拉色菌感染

●形态:分泌物颜色可能较深(深棕色至黑色),但质地往往更潮湿、油腻或呈膏状,常伴有难闻的异味(恶臭)。耳道红肿、疼痛明显。

猫耳朵脏怎么清理?

●来源: 在耳道环境失衡(如潮湿、过敏、异物、耳螨破坏后)时,机会致病菌或真菌过度增殖引发炎症。

●处理: 需兽医通过耳分泌物镜检或培养确定病原体,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。

 

二、猫咪耳道正确清理步骤

1.保定与安抚: 用毛巾包裹住猫咪的身体,露出头部。

2.滴入洗耳液: 稳住猫头,将洗耳液瓶口对准耳道,按说明书或兽医建议剂量(通常数滴至充满耳道)滴入。

3.按摩溶解: 立即轻柔按摩耳根(约20-30秒),听到“吧唧”声有助于洗耳液充分接触并溶解分泌物。

4.清理耳朵: 放开猫咪,它会本能甩头,甩出深部分泌物和洗耳液。然后用棉球/纱布轻轻擦拭耳廓和耳道口甩出的污垢。

怎么给猫咪清理耳朵?

三、注意避开4大禁忌:

禁用棉签深入耳道:棉签的杆部可能划伤耳道,棉头脱落还会成为新的异物。

清理频率过高:健康猫咪每月 1-2次即可,频繁清理会破坏耳道自洁能力。

硬块强行抠挖:若分泌物已形成硬块,不要硬抠,可先滴洗耳液软化,待其松动后再清理。

忽略后续观察:清理后 2-3天内观察猫咪是否仍抓耳,分泌物是否增多,如有异常及时就医。

猫耳朵脏用什么清理

四、这些情况别犹豫,立刻就医

并非所有耳部分泌物都能在家处理,出现以下 4种情况时,必须及时就医:​

  • ⚠️ 分泌物伴随出血、脓性液体(黄绿色、有恶臭),可能是中耳炎或耳道破损。​
  • ⚠️ 猫咪出现听力下降(对声音反应迟钝)、歪头、走路不稳,可能是内耳感染影响平衡。​
  • ⚠️ 在家清理 3次后,分泌物仍持续增多,或猫咪抓耳症状无改善。​
  • ⚠️ 幼猫(未满 3月龄)或老年猫出现耳部问题,免疫力较弱,需专业评估。

兽医将通过专业检耳镜检查耳道深部及鼓膜状况,采集耳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(细胞学检查是鉴别耳螨、细菌、酵母菌的金标准),必要时可能做细菌培养或过敏测试,从而精准诊断病因并开具处方药(杀螨药、抗生素、抗真菌药、抗炎药等)。

回复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