宠物医生在线咨询 回到首页
公告图标

回到顶部 医师

怎么知道猫咪身上有没有虫?

2025-08-28 18:25:19
猫咪身上的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。铲屎官可以先翻开猫咪的毛发,重点检查腋下、腹部、腹股沟这些温暖隐蔽的地方,看看有没有跳蚤和蜱虫。另外,猫咪感染耳螨的概率比较高,容易耳朵里有黑褐色的 “泥垢”,闻着有点臭,猫咪还老甩头、用爪子挠耳朵,大概率是耳螨。最后,如果猫咪感染了蛔虫或绦虫,它们的粪便中可能出现白色、蠕动的虫子,但像钩虫、球虫、滴虫等体内寄生虫,一般无法通过肉眼看到,如果看到猫咪经常软便、腹泻、体重减轻、粪便带血,建议带它去医院进行粪便检查。

很多新手宠主捡了流浪猫或买了小猫回家之后,既兴奋又忐忑:一边沉浸在“有猫了”的幸福中,一边又忍不住担心——“小家伙身上会不会有虫?”“会不会传染给人?”“要不要马上驱虫?”

确实,寄生虫不仅影响猫咪健康,也可能波及家人。那么,到底怎么判断猫咪身上有没有虫呢?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讲解。

一、猫咪体外寄生虫排查

体外虫最常见的是跳蚤、蜱虫和耳螨,虽然体型小,但只要仔细观察,很容易发现踪迹。宝子们记得查的时候别用手直接摸,戴一次性手套更卫生,也能避免虫爬到自己身上~

1.翻毛发:找“小黑点”和“小虫子”

先把猫咪放在光线亮的地方,从脖子开始,顺着毛发根部轻轻拨开 —— 重点检查腋下、腹部、腹股沟这些温暖隐蔽的地方,跳蚤和蜱虫都超爱躲在这里!

如果看到会跳的 “小棕虫”(比芝麻还小),那肯定是跳蚤没跑了;要是发现散落的 “小黑点”,也可能是跳蚤的粑粑,可以把小黑点抠下来放在湿纸巾上,用手指按一下,要是晕开后变成淡红色,就是跳蚤的粪便(其实是吸的猫血)。

猫身上有虫的症状

2.看皮肤:有没有「小红包」和「皮屑」

如果猫咪总挠耳朵、抓脖子,赶紧扒开毛看皮肤状态:

●要是有米粒大的小红包,周围还掉毛,可能是跳蚤咬的或者感染了螨虫;

●要是耳朵里有黑褐色的 “泥垢”,闻着有点臭,猫咪还老甩头、用爪子挠耳朵,大概率是耳螨(别用棉签硬掏,会把虫往深处推)。

猫咪耳螨

二、猫咪体外寄生虫排查

猫咪体内寄生虫(比如蛔虫、绦虫、钩虫)躲在肚子里,虽然看不见,但会通过猫咪的粪便、食欲、精神状态“露马脚”,新手每天铲猫砂时多留意,就能早发现!

1.观察猫咪的粪便

●如果粪便里出现像意面一样的米白色或淡黄色线状虫子,一般是蛔虫(尤其 3个月以下的小猫容易有,可能是从猫妈妈那传染的);

●如果粪便里及猫咪肛门周围有“白色小米粒”,还会蠕动,一般是绦虫节片(猫咪可能是舔毛时吃了带绦虫卵的跳蚤才感染的)。

●如果没看到虫,但猫咪经常软便、便秘、粪便带血或果冻样黏液,也可能是感染了钩虫、滴虫、球虫等寄生虫。可以把新鲜粪便装去宠物医院做 “粪检”,10分钟就能查出有没有虫卵,比自己看更准确。

猫肚子里有虫的症状

2.看猫咪的状态

●体内有虫的猫咪,身体可能会有以下迹象:

●吃得多但不长肉,甚至越来越瘦;

●经常呕吐、软便、没精神;

●牙龈苍白、走路没力气(贫血的症状);

●毛发粗糙没有光泽,掉毛比较严重。

猫肚子里有虫的症状表现

三、发现猫咪有虫怎么办?

别慌!科学驱虫,一招解决。

1.确诊类型:根据上述症状初步判断是体外(跳蚤、虱子、螨虫)还是体内寄生虫。

2.及时用药:

▶体外驱虫:常用滴剂(滴在脖子后皮肤上)、喷剂(风险较大,不建议)或口服药。不同类型针对的寄生虫种类不同,比如跳蚤一般建议用非泼罗尼(爱滴克、福来恩等);耳螨用塞拉菌素、吡虫啉莫昔克丁等。注意一定要使用猫咪专用的驱虫药,严禁使用犬用驱虫药,尤其是含有除虫菊酯成分的,对猫是剧毒!

▶体内驱虫:绦虫、蛔虫、钩虫感染可以使用普拿杜芬苯达唑片,确定绦虫的话也可以优先选择吡喹酮;球虫感染一般需要用磺胺类驱虫药,比如磺胺二甲嘧啶片;猫咪感染滴虫可以为甲硝唑片,注意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。

3.咨询兽医:如果不确定,最好带上猫咪(或它的新鲜粪便样本)去宠物医院,让医生诊断并开具合适的药物。

4.环境清洁:只给猫驱虫不清洁环境等于“治标不治本”。要用吸尘器彻底吸地毯、家具,并用环境驱虫喷雾(注意让猫咪回避),它的窝具、垫子等要用高温热水清洗暴晒,才能杀死虫卵。

最后,建议大家平时定期给猫咪驱虫,2-6月龄的猫咪每月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,6月龄以后3个月一次体内驱虫,1个月一次体外驱虫,这样才能尽量避免猫咪身上出现寄生虫。

回复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