宠物医生在线咨询 回到首页
公告图标

回到顶部 医师

冬季养狗“五要五不要”,快来收藏!

2025-11-19 18:04:52
冬季养狗要注意适当保暖,避免狗狗着凉感冒。其次,要适当补充营养,给狗狗储备能量。最后,也要注意用电安全、加强毛发护理和保护狗狗的爪子。冬季养狗五不要包括:1.不要长时间穿衣服,避免导致狗狗自身毛发的保暖能力退化;2.不要整天待在家里,防止狗狗因为缺少刺激和光照而出现情绪低落、食欲下降等“冬季抑郁症”。3.不要忘记驱虫,体外驱虫和体内驱虫都至少2-3个月一次(冬季),使用驱虫滴剂前后3天不要给狗狗洗澡。4.不要让狗狗喝雪水,避免刺激肠胃。5.不要频繁洗澡,否则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保护屏障。

随着冬季的来临,气温逐渐降低,狗狗的日常护理重点也发生了转移。今天,我要给大家科普一下冬季养狗“五要五不要”原则,希望大家能做好笔记,帮助狗狗们一起安全过冬!

冬季养狗“五要五不要”

一、冬季养狗“五要”

1.要注意适当保暖

冬季保暖不是简单给狗狗套件衣服就完事,要根据品种、年龄和健康状况“分级对待”。

例如,短毛犬(如法斗、巴哥)、小型犬(如泰迪、比熊、博美)、幼犬和老年犬是重点保护对象,外出时建议穿上防水防风的保暖衣,避免狗狗着凉感冒。而金毛、阿拉斯加等长毛犬自带“厚外套”,不怕冷,所以外出的时候就不需要穿衣服啦~

至于在室内环境下,建议在避风的位置给狗狗准备一个柔软舒适的狗窝,里面放好小毛毯、热水袋等(有暖气的地区就不用啦~)保暖设备,避免狗狗睡在冰冷地面引发关节炎。

冬季养狗怎么保暖?

2.要适当补充营养

当环境温度过低时,狗狗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产热,以保持自身体温。因此,冬天要注意适当给狗狗补充营养。除了定时定量投喂的狗粮之外,还可以适当喂食一些煮熟的肉类,比如鸡胸肉、三文鱼、牛肉等。

3.要注意用电安全

在家使用电暖器、电热毯等危险电器时,注意避免狗狗靠近,人离开之后及时关闭电源,防止狗狗因好奇而被烫伤或触电。

4.要加强毛发护理

冬季空气干燥,狗狗毛发容易打结、产生静电,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引发皮肤瘙痒。每周需用针梳和排梳搭配梳理2-3次,梳理前可在梳子上喷少量“宠物防静电喷雾”,减少毛发断裂。

5.要注意保护爪子

冬季路面上的融雪盐、防冻液等化学物质会腐蚀狗狗的脚垫,导致干裂、中毒(狗狗舔爪子后)等问题。因此,建议下雪天出门给狗狗穿上专业宠物鞋,或者出门回来之后及时给它洗脚,然后涂一些保湿类护爪霜。

冬季养狗注意事项

二、冬季养狗“五不要”

1.不要长时间穿衣服

有些主人为了保暖,让狗狗24小时穿着衣服,长期下来会导致狗狗自身毛发的保暖能力退化,还可能因衣物摩擦引发皮肤过敏。

正确做法是:外出时穿衣服,回家后立即脱掉,让狗狗的皮肤能自然呼吸。

2.不要整天待在家里

适当地运动和锻炼对狗狗的健康十分重要,长期待在家里的狗狗可能会因为缺少刺激和光照而出现情绪低落、食欲下降等“冬季抑郁症”。因此,每天定时出门遛狗、晒太阳也是铲屎官的必要工作。

一般建议大家在中午11点-下午2点出门遛狗,或者带狗狗到阳台晒一晒,这个时间的阳光充足,环境温度也比较高。

冬季养狗

3.不要忘记驱虫

虽然寄生虫在冬天的活跃度会下降,但也不是完全没有,所以也需要定期驱虫。尤其是经常在外面到处乱舔或平时会吃生骨肉的狗狗,一定不要忘记驱虫。

一般建议体外驱虫和体内驱虫都至少2-3个月一次(冬季),使用驱虫滴剂前后3天不要给狗狗洗澡

4.不要让狗狗喝雪水

冬季户外的雪水可能含有融雪剂、细菌或污染物(乡下除外),狗狗饮用后容易引发肠胃不适,出现呕吐、腹泻等症状;

乡下的雪水虽然会干净一点,但温度比较低,直接喝会刺激肠胃黏膜,尤其对幼犬和老年犬不友好。因此,建议平时给狗狗提供常温白开水,外出时随身携带保温水壶,遛弯后及时补充温水。

5.不要频繁洗澡

冬天本身就冷,洗澡时很容易着凉感冒。另外,因为冬天比较干燥,皮脂分泌也比较少,频繁洗澡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保护屏障,导致皮肤干燥、瘙痒甚至出现很多皮屑。因此,一般建议一个月左右洗一次就好,洗完之后必须及时吹干,避免狗狗着凉。

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,冬天养狗还要注意多观察狗狗的身体情况,如果发现狗狗流鼻涕、打喷嚏、发烧、食欲下降、拉肚子等,一定要及时咨询宠物医生或带它去宠物医院检查。

回复(0)